
微鏡頭一:“共和國是紅色的” 北京進入“兩會時間”。 3月4日下午,北京友誼賓館,桃花、杏花、海棠花、迎春花爭相吐蕊。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里,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文化藝術界、社會科學界委員,并參加聯組會。 近年來紅色影片熱映,成為電影市場上的新風向。有委員向總書記講述了《血戰湘江》的幕后故事,“放映后,學生們自發起立默哀、鞠躬;戰士們激動地跑到臺上去,‘如果祖國有需要,馬上就去上戰場’……一幕幕感人至深?!边@位委員的聲音有些哽咽。 習近平總書記凝神靜聽。閩西子弟沖鋒戰場的故事,總書記非常了解。此刻他的深情回憶,把大家拉回了中華民族不屈抗爭的那段歷史。會場格外安靜。 “不忘初心,方得始終??!我們的初心是什么?上海石庫門、南湖紅船,誕生了中國共產黨,14年抗戰、歷史性決戰,才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。共和國是紅色的,不能淡化這個顏色。無數的先烈鮮血染紅了我們的旗幟,我們不建設好他們所盼望向往、為之奮斗、為之犧牲的共和國,是絕對不行的。不能被輕歌曼舞所誤,不能‘隔江猶唱后庭花’?!?/p> “正本清源,守正創新。一個國家、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,作為意識形態重要陣地的文化藝術、社會科學,更需要靈魂。靈魂凝鑄于歷史?!?/p> 這時候,有的委員認真記錄;有的抬起頭,望著總書記,眼睛里有光芒。
微鏡頭二:“心里要透亮透亮的” 現場,8位委員發言。有幾位不約而同將“人民”二字寫入了發言題目,講述和人民在一起的故事。 “藝術為人民服務”“堅持為人民創作”“集聚人民的智慧”……這是他們在舞臺上摸爬滾打、在講臺上言傳身教、在工作實踐中感受最深的話。4日下午,政協會議的文藝界、社科界委員的聯組會上,習近平總書記聽了這些發言,從“人民”——這位“歷史的創造者”講起,再一次強調“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”。 “人民不是抽象的,而是有血有肉的。要戰勝前進道路上的種種風險挑戰,順利實現中共十九大描繪的宏偉藍圖,必須緊緊依靠人民?!簌i之動,非一羽之輕也;騏驥之速,非一足之力也’。中國要飛得高、跑得快,就要匯集和激發近14億人民的磅礴力量?!?/p> “首先要搞清楚為誰創作、為誰立言的問題,這是一個根本問題?!薄叭嗣袷莿撟鞯脑搭^活水,文化文藝工作者要跳出身邊小小的悲歡,走進實踐深處,觀照人民生活,表達人民心聲,用心用情用功抒寫人民、描繪人民、歌唱人民。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走出象牙塔,了解百姓生活狀況,解疑釋惑,把學問寫進群眾心坎里?!?/p> 會場上,回憶一部部經典之作,黃土地上的鄉音鄉情撲面而來。 習近平總書記說,要解決現實問題,病急亂投醫、崇洋媚外是不行的。要把中國的事情搞清楚,把好脈,不接地氣不行??!中國身體怎么樣?是什么體質?心里要透亮透亮的。一席話撥動了委員們的心弦,掌聲如雷。 一位委員在筆記本上,記下了總書記的這句話:“深刻反映我們這個時代的歷史巨變,描繪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圖譜,為時代畫像、為時代立傳、為時代明德?!?/p>
|